2013年中國船舶工業經濟運行分析
2014-01-24 16:31:05 來源: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三、經濟運行存在的問題
(一)交船難,船東推遲接船情況較多
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,全球航運市場持續低迷,船舶運力嚴重過剩,航運企業虧損嚴重,加之造船新規頻繁出臺等因素,船東對前幾年訂造船舶的接船積極性不高,采取提高船舶建造要求、提出修改船舶合同等手段推遲接船,造成船舶企業生產計劃調整、生產節奏打亂、管理成本提高、應收賬款增加、資金狀況惡化、經濟效益受損。據分析,全行業有1000多萬載重噸船舶由于各種原因推遲了交船日期,全年造船完工量下降幅度較大。
(二)盈利難,造船業務基本無利可圖
受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船價長期處于低位、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、人民幣匯率升值,船東推遲接船使管理成本增加,首期預付款比例下降、船東拖欠款情況嚴重使企業貸款的財務費用增加,船廠開工不足、能力閑置、生產節奏放緩等因素影響,船舶企業經濟效益日趨惡化,虧損企業數量增加46家。統計顯示,2013年1~11月,全行業實現利潤252億元,同比下降13.1%;應收賬款1062億元,同比增長4%;財務費用49.9億元,同比上升12.8%。盡管全行業仍實現利潤252億元,但主要來自非船產品、物流配套、資本運作等業務,船舶產品生產業務已基本無利可圖。
(三)轉型難,造船企業面臨多種考驗
國家提出船舶工業要加快結構調整,促進轉型升級,這已成為共識。但在實際貫徹中,企業轉型面臨多種困難。一是船廠船塢、船臺、碼頭、大型吊機、專用生產線等設施、設備難以用于其他產品;二是大部分中小企業技術力量不足,研發能力薄弱,難以應對船舶技術不斷升級和產品結構的調整;三是調整業務結構,市場開拓難度大,支柱產品難以培育和發展;四是兼并重組收購,骨干企業動力不足,職工安置、債務處置等問題難以解決。這些問題,都給船舶企業帶來挑戰,結構調整、轉型升級任務繁重。